
你不是没有经验,而是不会正确表述经验
秋招马上要到了。虽然秋招值得担忧,市场行情因为covid-19不太好,很多求职的年轻职场人,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小伙伴们对秋招依然看得非常重。
重要,不确定性高,缺乏掌控力度,自然而然,大家的焦虑就高。这段时间,我会定期分享我们招聘官在招应届生时的所谓内幕信息,其实大多是人力资源领域的常识,也恰恰可能是很多应届生需要避免的求职误区。
今天分享的第一个话题是「求职经验」。
一位想要应聘产品运营/产品经理岗位的同学,问了这样一个常见问题:
很喜欢产品相关的岗位,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应届生,并没有相关经验。面试的时候是不是会刷下来?
这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问题。之前看过一个「求职经验」的套娃漫画,到底是先有工作,才能有经验?还是先有经验,才能找工作?
我的观点可能会打破各位的传统认知。
我认为:先有经验,再工作,不是没有可能,而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。当然这里的经验,不等于直接的100%匹配的岗位工作经验。而是……
01/ 「间接经验」
在社招时,相关经验永远是最重要的指标。
你没有做过相关工作,意味着我需要从头培训,那么我为啥不招个应届毕业生呢?
但是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,情况不同。
招聘官都懂,大学生不可能拥有完备的工作经验,不可能要求有相应履历,但是把岗位涉及到的每项工作拆出来,你一样都没有做过吗?
比如:
应聘一个新媒体岗位,你是不是给学校社团联的微信公众号供过稿?
应聘一个线下活动运营的岗位,你是否做过大型活动的志愿者?
应聘一个产品岗位,不见得你要设计出过啥产品,但是你有没有主导过过学校或者学院的某次调研?
这就叫做「间接经验」:
你没有做过这个岗位,但是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,求职者之前做过一部分。
你一样都没做过,天天在寝室打游戏,那我帮不了你。但是只要你做过,你就可以把你的简历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号入座。
举个例子,从INDEED摘取一个招聘的产品经理INTERSNHIP JD:

小伙伴品味一下「职位职责」这一块:
参与音视频相关的软硬件产品设计,市场调研;
大学生肯定很难有设计产品的经验。但是你做过市场调研吗?如果没做过市场调研,你学校里主导过什么调研吗?
大学生哪里有设计产品原型的经验,但你见过产品原型设计图吗?知道产品设计有哪些软件吗?
大学生很难有组织用户运营的活动经验呢,但是你参与组织协调过什么学校学院里的重大活动吗?
我这还没有把过往实习经验算在内呢。即便是纯粹校内的经验,就有不少可